近日,邹城法院峄山法庭法官成功调解两起民生案件,充分发挥了调解在定分止争中的独特优势,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案件一:赔偿款背后的亲情弥合
一场突如其来的工伤事故让王某失去丈夫,家中失去顶梁柱,而20余万元赔偿款的分割问题却让本应相互扶持的祖孙三代对簿公堂。承办法官考虑到王某是聋哑人,赔偿款虽已用于丧葬及改善残障母子居住条件,但法定继承人的合法权益仍需得到法律保障。通过“背对背调解+手语翻译介入”的调解方式,承办法官从亲情伦理、未成年人保护角度展开疏导,最终,死者父亲自愿补偿儿媳及孙子部分赔偿款。调解书签署次日,白发老人便将现金交到法庭,这场跨越两代人的纠纷在24小时内实现“调解即履行”。
案件二:千里车款纠纷的云端化解
江苏买家与山东卖家在某二手平台交易二手汽车后因其电池性能问题引起争议,双方一直僵持不下,案件因此陷入僵局。面对横跨两省的距离障碍,承办法官依托“互联网+调解”机制,组织双方视频连线协商。经过三小时专业释法,双方达成“车辆返还原告、折价退还车款”的协议。为避免异地执行难题,承办法官建立“调解履行督促群”,每日跟进车辆交接、款项退还进度,最终卖方跨省取回车辆当日,当即通过法院监管账户退还了扣除合理费用后的购车款。
调解不是简单的各退一步,而是要在法律框架内找到利益平衡点。下一步,邹城法院将始终秉持调解优先、诉讼断后理念,倾听群众的实际困难,积极回应群众的司法需求,用心用情促进纠纷实质化解,让司法为民底色更足更暖,让审判既有尺度更有温度。
版权所有:邹城市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邹城市普阳山路996号 邮编:273500